來源:西北地勘院 劉元 汪珠德 發布時間:2025-10-09 10:45:33 瀏覽次數:141
鉻礦是國家急需的戰略性緊缺礦種,對外依存度接近100%,在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中對鉻礦資源的勘查顯得尤為重要。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冶金地質人率先而為勇擔國家鉻礦資源勘查任務,大力彰顯了自上而下資源報國的初心使命和責任擔當。
頂層部署 率先行動
為了完成新一輪找礦戰略突破行動任務,冶金地質總局未雨綢繆,超前謀劃,自主籌資部署“西北地區重要成礦帶金多金屬礦戰略選區工程”項目,旨在篩選成礦有利的空白勘查區塊,獲取礦業權。在重點成礦區帶經三年踏勘調查,成功獲取多處成礦有利勘查區塊。尤其在2025年1月初獲取的新疆托里一帶鉻礦勘查區塊,冶金地質總局果斷決策,在1月22日通過競拍獲得“新疆托里縣買斯克孜勒東銅金多金屬礦普查”探礦權,并立即部署了“新疆托里縣買斯克孜勒東鉻銅金多金屬礦普查”項目,自主投資圍繞該礦業權開展鉻礦找礦工作。冶金地質總局這種超前思維謀劃獲取礦業權的做法,被列為自然資源部探礦權區塊出讓的典型案例。
該鉻礦勘查項目是自然資源部向行業部門下達單礦種任務的首次探索。項目入選國家發展改革委、工信部、自然資源部全國重點礦產資源項目清單,有力地支撐了全國鉻礦會戰行動部署。冶金地質總局高效務實、盡職履責,快速制定鉻礦找礦超常規勘查部署方案,率先執行縮短項目相關審查批復流程。3月12日,盡管新疆托里縣還是冰雪茫茫,但是總局領導冒雪前往托里縣買斯克孜勒推動項目開工,親自部署,成立鉻礦專家團隊,常態化跟蹤指導,西北局技術專家長期駐扎,對項目施工、質量、安全等工作進行全程把控。項目實施期間,總局領導多次深入項目一線檢查指導、鼓舞士氣,高位推動超常規組織運行。西北局領導圍繞總局部署切實抓好外部協調和內部勘查資源調配,及時與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自然資源廳、塔城地區自然資源局對接,排除項目備案等手續障礙,保障項目高效運行。
黨員帶頭 引領作風
“新疆托里縣買斯克孜勒東鉻銅金多金屬礦勘查”礦區地處祖國西北邊疆,春、秋兩季幾乎天天狂風肆虐。夏季氣溫超過40℃,酷暑難耐,到了冬天又是冰天雪地,最低氣溫可達零下40℃。項目部到達工作駐地后,第一時間組建了托里項目黨小組,并明確黨小組的主要任務是以作風建設為切入口,提高野外工作效能,保障勘查工作順利開展。
沈銳既是項目經理,也是黨小組組長,項目上的大小事都要由他安排,同時他又是項目的主要地質技術人員,現場踏勘、地質填圖、鉆孔布設都需要他親自完成。項目部每天起得最早、睡得最晚的人必定是沈銳。黨小組成員、技術負責張志華是一名三十出頭的女博士,作為鉻礦找礦領域的專家,她毅然決然放下尚在牙牙學語的孩子,來到這個千里之外的戈壁灘開展鉻礦勘查研究。新疆托里地區夏季日照時間長且紫外線很強,在買斯克孜勒礦區無任何遮擋的烈日烘烤下,工作不到2個小時就會曬得皮膚紅腫、嘴唇干裂,即使這樣,張志華還是無怨無悔地和其他地質技術人員一道每天工作十多個小時,從未流露出絲毫的懈怠和怨言。黨員李保輝是項目物探組長,起早貪黑穿梭在陡峭的山巒間放線測點,累了坐在石頭上休息、餓了啃幾口自備的干糧,日復一日高強度的野外作業,從未讓李保輝產生些許的牢騷和怯意。李騰飛是這個項目的化探組長,小李平時靦腆少話,但他工作起來卻是毫不含糊。年輕的黨員屈小龍,是地質組的組長,他白天上山頭頂烈日填圖,晚上回來又在燈光下繪制路線剖面,討論鉆孔布設方案。雖然他每天工作時間都要超過十小時,但對自己摯愛的事業工作熱情絲毫不減。年近六十的技術專家厲小鈞,幾個月來一直和項目部其他人員同吃同住同勞動,每一個鉆孔的布設,每一處巖相帶、礦化帶的圈連,他總是和項目部其他技術人員一道反復研究琢磨,確保各個環節萬無一失。礦勘院黨支部書記,扎點現場一住就是幾個月,著力開展團隊協作、內外交流、現場督導等重點工作,而且也作為項目部的普通一員,參與礦點踏勘、剖面測量等協助工作,確保項目順利推進。
黨建賦能 高效運行
“新疆托里縣買斯克孜勒東鉻銅金多金屬礦勘查”項目部組成后,黨小組在西北地質勘查院黨委的指導下按照“112野外黨建工作模式”(每個項目部組建一個黨小組;支部建設一個微信黨員之家;各黨小組依托“流動黨校”和“黨員活動日”兩個平臺)開展黨工團建設和學習教育工作。通過支部微信平臺“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傳達到每一名黨員;在餐余飯后和項目休整時段,利用“流動黨校”認真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扎實開展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突出“學查改”,撰寫心得體會,查找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完成院黨委安排的規定動作。各級黨委領導先后利用到項目調研機會,依托“流動黨校”督導學習教育,講授專題黨課,鼓勵黨小組攻堅克難;主題“黨日活動”豐富多彩,先后三次專題探討鉻礦找礦方法、找礦思路,力求取得找礦突破;組織黨員以“白楊精神再傳承,鉻礦突破我力行”為主題,參觀了幾十年來堅守國門、無私奉獻的“小白楊哨所”,提升廣大黨員建功立業的行動自覺。
項目部全體員工把深入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轉化為野外勘查的動力,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踐行“三光榮”優良傳統。項目部地質、物探、鉆探、化探等勘查小組人員互相協同、共同促進,認真探討研究,周密部署鉆探驗證施工。到7月初,不足四個月時間,基本勘查工作全面完成,基本摸清礦區鉻礦成礦規律,建立起在該地區尋找鉻鐵礦的找礦模型,發現了較好的3個鉻礦帶,圈定了多條鉻礦(化)體,通過后續加大工程驗證,有望為獲取鉻礦資源量提供一定保障。
冶金地質人自上而下的務實作風和鉻礦找礦項目團隊的故事,是一部展現冶金地質擔當作為、攻堅克難的教科書,也必將激勵年輕一代的西北冶金地質人以更加昂揚向上的斗志、更加求真務實的作風,不斷攀登新的高峰,書寫新的榮光!